一、裝備工業“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深入實施機械、汽車等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認真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部署,保障行業實現平穩增長。同時,推動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持續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1-11月,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累計增速始終保持在5.5%及以上。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90.3萬輛和2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8%,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5.3%。
二、戰略性基礎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一)工業母機
標志性產品攻關促發展
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性能指標對標國際一流,實現數控系統、高速精密電主軸、精密直驅轉臺等關鍵功能部件的創新突破,廣泛應用于
航空航天、醫療裝備、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領域。
五軸重切龍門鏜銑加工中心等產品性能持續迭代提升,帶動中小型數控機床快速發展。
高端直線導軌感應淬火裝備實現工程化攻關突破。
“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增動能
開展“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系列活動,促成近百個創新成果簽約落地,加速推動工業母機從“能用”到“耐用”再到“好用”。
(二)儀器儀表
為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眾多領域提供寶貴的物質組成和結構信息,助力研究催化反應機理、研制高效催化劑。
原子選頻半導體激光器
解決了傳統半導體激光器頻率不準,不穩定以及系統集成度不高等難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面向精密制造的高精度外觀檢測系統與方案
結合多種光場成像+AI集成算法,實現對高精度結構件的智能外觀檢測,精度達10微米,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核心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
突破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
全球首臺25兆瓦風電主軸承和齒輪箱軸承、全球最大打樁船主油缸等成功下線,高鐵、核電裝備用高性能緊固件開發及產業化實現創新突破。
(四)農機裝備
先進農機裝備取得突破發展
600馬力混動拖拉機樣機成功研制。
18公斤/秒喂入量谷物聯合收獲機已開展小區域田間試驗。
丘陵山地拖拉機在西南地區實現推廣應用。
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接近30萬架。
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支持培育洛陽現代農機裝備產業集群、金臺丘陵山區農機裝備集群、濰臨日智能農機裝備集群等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及山東兗州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31個無人農業作業試驗區,相比傳統機械作業,效率提升20%以上。
三、優勢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
(一)新能源汽車
出臺促消費穩增長政策措施,全力保障汽車行業穩定運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汽車強國建設邁入新征程。
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
連續5年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
(二)軌道交通裝備
強化政策協同,推動軌道交通裝備整車、系統軟件、關鍵部件一體化發展,持續鞏固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新型智能重載電力機車正式下線
實現全球三大首創技術,相較于傳統電力機車,單臺單趟運量增加近1200噸。
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滿載運行
擁有輕量化、節能減排、氫電混動等多項先進技術,最高速度可達200公里/小時,滿載續航里程可達1200公里。
系列化新能源機車在北京首發
共有“內燃發動機+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三種動力配置機車,涵蓋1000千瓦到2000千瓦多種功率,可實現低碳排放、低噪音、高效率運行。
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步伐加快
智慧快軌列車在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開放試跑,干線貨運內燃機車成功出口哈薩克斯坦。
四、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
(一)智能網聯汽車
把握汽車產業變革趨勢,完善支持政策,加強工作協同,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整體處于全球第一方陣。
多措并舉,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車路云一體行、化”應用試點,推動測試示范,加大推廣應用。
(二)醫療裝備
加強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等部門政策協同,全鏈條推進醫療裝備創新發展與推廣應用,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高端醫療裝備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創新成果加速應用惠民
(三)機器人
印發實施《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持續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遴選推廣一批礦山、公安、農業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
今年1-11月,機器人產業營收超14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48萬套,同比增長11%;服務機器人產量975萬套,同比增長17%。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每萬名工人470臺,躍居世界第三。
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
控制算法等關鍵共性技術不斷突破,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譜系日益完善,焊接、噴涂等工業機器人,手術、物流等服務機器人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水平穩步提升。我國持有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占全球比重約2/3。
應用拓展取得新成效
工業機器人應用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礦山巡檢、掘進機器人,公安搜救、排爆機器人,農業種植、養殖機器人等加快應用,“嫦娥”首次月背采樣、“奮斗者號”入海深潛萬米。
生態培育取得新進展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成功舉辦,600余款產品集中展示。2024年公告27家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企業,強化行業自律。累計發布機器人國家標準近160項。
(四)智能檢測裝備
聚焦重點行業關鍵工序檢測難點,推動產業鏈協同攻關。遴選推廣首批120多項創新產品,支持重慶、無錫、廣州、北京、衡陽等地開展產需對接,培育發展產業。
航空航天大尺寸高精度在線檢測裝備、高能微焦點CT系統、超轉航發試驗檢測設備等實現突破,新能源電池、冶金成分在線檢測裝備性能大幅提升并實現成組連線應用。
(五)增材制造
推動增材制造裝備攻關和規模化應用,系統梳理工藝需求編制推廣典型案例,分行業開展產需對接。成立增材制造工藝分標委,完善標準檢測體系。
2024年預計實現營收超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1-10月,出口金額78.9億元,連續兩年保持50%以上增長。43款增材制造醫療器械已獲國家藥監注冊,120款獲二類產品注冊。消費電子領域年產千萬根增材制造手機鉸鏈。
五、制造業智能化步伐不斷加快
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智能工廠、能解決方案、標準體系“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
(一)智能工廠煥新升級
發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引導11萬家企業開展能力成熟度評估推動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梯度建設,探索制造系統升級和生產方式變革。目前,全國已建成先進級智能工廠1200余個、卓越級智能工廠200余個。
(二)解決方案進階升級
加大智能制造技術裝備和軟件系統的研發投入,遴選244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攻關項目,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和系統“鏈式”創新,為新能源汽車、石化化工等行業打造一批先進適用、安全可控解決方案產品。
(三)標準體系迭代升級
制定2024年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智能設計、智能生產等方面發布國家標準469項,主導發布國際標準50項。推動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建設,構建起一系列推動智能制造有效實施的標準群。
(四)國際合作深化升級
在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下設立智能制造和機器人工作組,建立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深化中日、中德、中法等雙邊合作,強化各國間政策、人才、市場協作,共同推動智能制造創新成果惠及全球。
(部分內容有刪減)
原標題:【我們這一年】裝備工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