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视频-国产国拍亚洲精品AV在线-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哔哩哔哩漫画破解版永久免费

正在閱讀:吉林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執法、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資訊
微譜檢測有獎調研
當前位置:儀器網>新聞首頁>時事聚焦

吉林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執法、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2024-06-18 09:04:09來源:吉林省生態環境廳關鍵詞:核輻射檢測閱讀量:1418
我要評論

導讀:近日,吉林省印發2024年生態環境分領域工作要點,包括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重點、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2024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等,

  為全面貫徹全國及全省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扎實做好2024年生態環境工作,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了自然生態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土壤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環境應急管理、環境宣傳教育等領域2024年工作要點,于6月12日正式發布。
 
  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重點、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2024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詳情如下↓
 
  2024年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重點
 
  
 
  一、認真開展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
 
  對核技術利用單位全面排查,徹查各類輻射安全隱患及薄弱環節,查找閑置、廢舊、無碼放射源,督促企業及時送貯,確保各類廢舊放射源和放射性廢物100%安全收貯。核實現有放射源真實狀況,確保放射源在正常監管范圍內。加強流動性放射源的監管,真正做到可查可控可跟蹤。按國家要求開展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構建多層次風險防控體系,筑牢核與輻射環境安全防線。
 
  二、加強核與輻射日常監管
 
  落實好環評、許可審批事前現場勘查,放射性物質異地使用備案現場核查,倒源工作現場檢查等日常監管事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一步下放核與輻射環評審批權限,加強核與輻射環評質量的管理。對核技術利用單位實行分類清單化、差異化管理,切實推動問題整改。
 
  三、不斷完善核安全協調機制
 
  充分發揮省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或聯絡員會議,及時通報全省核安全工作情況,調度相關信息,監測研判、聯防聯控核安全領域的風險,部署落實協調機制相關工作和重點任務,推動解決我省核安全領域的重難點問題。
 
  四、全面提高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
 
  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月開展線上核與輻射系列知識講座并強化線下培訓、現場檢查幫扶等工作,提高隊伍專業能力。更新吉林省核與輻射專家庫,制發規范安全監管的有關技術手冊,強化信息化監管手段的運用,充分利用國家核技術輻射安全監管系統,全省重點放射源在線監控系統,輻射應急平臺等,提升非現場監管能力。
 
  五、常態化開展核與輻射安全公眾溝通工作
 
  認真做好科普宣傳、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輿情應對等相關工作,結合4.15、六五環境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拓展和創新符合全媒體時代特征的公眾溝通和核安全文化宣貫形式,讓核安全和核科學知識吸引公眾、走進公眾。
 
  六、完善省、市、縣三級輻射環境應急體系
 
  定期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演習計劃,指導吉林、梅河口、通化市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演習。完成輻射安全許可證行政審批工作,按照“只跑一次”工作要求,按時限完成行政審批工作,確保輻射安全許可行政審批工作高效運行。
 
  七、持續做好全省輻射環境監測工作
 
  繼續指導全省做好輻射環境質量監測和質量管理工作,完成年度現場監測和樣品采集工作,組織完成輻射環境國控點年報和季報的編制上報的工作。組織做好Ⅰ、Ⅱ類放射源應用單位和移動通訊基站等重點污染源監測工作。
 
  八、持續做好輻射環境自動站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繼續指導開展全省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網絡的運行維護和監視巡檢工作,全省自動站平均數據獲取率達到95%以上。組織開展對全省16個自動站運維工作的實地抽查,持續提高吉林省輻射環境自動站監測運維水平。
 
  九、做好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庫區管理工作
 
  積極推進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嚴格落實庫區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現有設施維護保養,健全放射性廢物庫安全及防火制度,全力保障庫區安全穩定運行,2023年度第四季度檢查不少于三次,確保收貯工作萬無一失。
 
  十、持續加強各涉源企業的監控系統使用管理工作
 
  充分利用實時在線監控系統對放射源使用進行管理,不斷完善量化評比細則,確保放射源使用安全、高效。為重大建設項目提供有利支撐,對吉林石化公司轉型升級項目提前介入,做好無損檢測高峰期工作的各項系統平臺接入準備并擴容,加強對新增110枚Ⅱ放射源的有效監管,做好新增放射源在線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十一、做好應急備勤工作,保障核與輻射安全
 
  按照《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應急監測實施方案》和相關部門要求,進一步完善我省輻射應急監測網絡、體系及保障機制,做好重大節假日期間值班值守,定期組織開展應急調度平臺和快反系統拉動及應急演練等工作,不斷提升處置突發核與輻射事件的能力。
 
  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一、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截至目前,全省大氣監測點位覆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和縣、區,水環境質量國控、省控斷面覆蓋全省5大水系所有干流、二級以上支流入河口、重要湖泊(水庫)以及市、縣兩級行政區界,生態質量監測樣地覆蓋全省9個設區市和42個自然保護區,其他還開展了松花江流域水生物國控斷面監測、土壤、地下水、噪聲、農村、農業面源監測和污染源監測。初步建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齊全、指標完整、運轉高效的監測網絡。今年,要加快補齊土壤、生態等要素監測短板,實現“地方網、國家網優勢互補、齊頭并進”。
 
  (一)要積極推進中部城市群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監測網絡建設。實施吉林、四平、遼源建設細顆粒物組分自動監測站建設,四平和遼源建設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自動監測站建設。謀劃建設四平、遼源兩地與外省邊界空氣常規6參數及臭氧雷達自動監測區域站。組建覆蓋“省-市-縣-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以及大氣顆粒物組分和光化學監測網。
 
  (二)要加快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地表水方面,啟動國控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優化調整工作。年底前完成“十四五”第一批25個省控斷面水站建設,推進實施第二批20個省控斷面水站建設工作。地下水方面,利用地下水雙源調查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周邊監測成果,研究新增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省控點位,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
 
  (三)要開展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及平臺建設。今年年底前,全省除長春市外,其他10個地區要完成117個噪聲自動監測站建設,并與省和國家平臺聯網。長春市20個噪聲自動監測站數據確保穩定傳輸,省級聲環境質量信息平臺穩定運行。該項工作已納入2024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
 
  (四)加快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根據《生態質量監測技術方案》,組織開展288個生態樣地監測。加強與技術單位合作及數據共建共享,完成國家下發的生態質量遙感影響解析和地面校驗工作。組織意向單位積極參加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遴選工作。盡快搭建生態質量監測的網絡框架,實現監測“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質量監測體系。
 
  (五)其他專項監測網絡建設。依據省廳《關于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能力建設的通知》要求,推動長春交通及工業園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吉林、四平、遼源交通空氣自動站項目建設。在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松原、白城等7個地區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地面監測及指標調查,完成衛星地面校驗,并根據監測及調查數據,通過國家相關模型評估我省農業面源污染情況。按照國家要求,選取長春、吉林地區開展新污染物試點監測工作。
 
  二、強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
 
  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提高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以更高的數據質量更好地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
 
  (六)強化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與信息公開,提高污染源監測與執法監測聯動監管水平。開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專項檢查,壓實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責任和地方監管責任,到2024年末,全省排污單位及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數據信息公開率穩定達到90%以上。落實污染源執法監測,組織省中心和駐市中心開展污染源監測質量核查與質控抽查。研究依托“大數據”平臺的建設,通過整合監管數據與關聯信息,推動監測與執法融合應用。
 
  (七)強化駐市中心質控管理,提高系統內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數據質量。組織一輪次全覆蓋數據質量管理考核,重點是檢測資質、人員能力、場所環境、設備設施和內部質控等5個方面。督促駐市中心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技術文件要求開展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工作。
 
  (八)加強自動監測設施監管,提高自動監測數據質量。各地負責保障轄區內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基礎運行,主要包括水、氣站站房用地、站房建設或租賃、安全保障、水電力供應、網絡通信、視頻監控和出入站房等日常運行所必需的基礎保障工作以及水站采水構筑物及采排水管路保障、國家網站廢液處置等工作。為緩解地方資金壓力,今年省廳委托省中心完成水站站房及采水系統維修工作。省廳建立基礎保障巡查制度,組織各地定期開展自查,并對國、省自動監測站點運維基礎保障情況、自動站運維單位運維質量進行檢查,防范監測數據人為干擾與弄虛作假行為。
 
  (九)加強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化監測機構數據質量。加大監管力度,將承擔生態環境系統委托檢測業務的三方機構納入省政府“雙隨機、一公開”執法事項,開展數據質量檢查,檢查結果在全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進行公開。發現典型數據造假行為將移交給公安等部門嚴肅查處。完善信用體系平臺,依據《吉林省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管理辦法》,將在我省開展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的社會生態環境檢測機構全部納入備案管理名錄。依托現有平臺研究建立第三方信用體系。
 
  三、挖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應用并做好公開
 
  要強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應用與公開,讓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成為指導生產生活的重要公共產品,實現“美麗吉林哪兒美,監測數據告訴您”。
 
  (十)空氣質量預警預報。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工作,重點加強空氣質量明顯下降月份、沙塵天氣、秸稈焚燒期及重大會議活動期間形勢研判。持續關注臭氧污染,集成現有9個地級市非甲烷總烴自動站、長春和吉林2個VOCs組分自動站、長春大氣超站的監測數據,組織技術單位開展臭氧污染溯源分析。
 
  (十一)水環境質量數據應用。做好111個國控斷面及103個省控斷面水質監測評價工作。研究開展省控自動站數據與手工監測數據融合分析,推進省控自動站數據用于地方考核。參照國控斷面反饋及質疑流程,明確省級數據反饋機制,對于省控重點斷面及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數據,駐市中心要第一時間反饋當地生態環境局,省廳視情況組織省中心、駐市中心及相關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對異常數據進行會商、復核。開展地下水國考點位與國家同步監測。
 
  (十二)做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考核。采取年初部署,年中調度等工作措施,壓緊壓實各相關市州及考核縣域政府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主體責任。加強對13個生態功能區縣域的現場檢查與監督指導,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對環境保護監管監測能力投入。組織自查自評,開展省級現場核查,提高報審材料的完整性。研究設置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省內激勵和約束考核指標,通過實施獎懲體現縣域生態質量改善的結果導向。
 
  (十三)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編寫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是監測數據應用的一個重要展現成果。各地生態環境部門承擔報告書編制主體責任。國家每年進行各省、市生態環境質量報告質量檢查結果通報,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報告編制水平,今年提早啟動報告書編寫和省內評定工作,努力提高居于全國前列的報告書數量。
 
  四、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隊伍建設
 
  (十四)加快構建現代化監測格局。進一步理順省廳、各監測中心、各市(州)生態環境局等部門關系。省廳全面統籌指導全省監測工作,強化監測數據挖掘與綜合評價,加強預警預報。省中心全力做好技術支撐與培訓幫扶、并協助省廳管理駐市中心日常工作。駐市中心承擔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任務、并為當地生態環境局提供生態環境管理必要的監測技術保障。各市(州)生態環境局負責污染源執法監測和應急監測,并保障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基礎運行。市、縣兩級監測機構要結合轄區排污單位數量和分布等實際狀況,提升污染源執法監測和應急監測水平。
 
  (十五)強化應急監測能力。目前,各地應急監測能力尚未形成,要開展應急監測能力自查,推動各地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全省組織開展環境應急監測聯合演練,提高應急監測快速響應能力。省中心和駐市中心要發揮省級監測機構指導作用,對各地市、縣級環境監控中心開展執法、應急監測能力幫扶。
 
  (十六)補齊監測短板。考慮部分地區實際,全省統籌調配監測任務,充分發揮省中心引領、長春中心和吉林中心帶動作用,推動市縣兩級監測水平提高。按照“監測任務和人員、能力、設備適配”的原則,駐市中心和市縣監測機構要同步推進檢測資質擴項與實驗室能力認證,確保滿足年度監測工作要求。
 
  (十七)提升監測人員業務水平。積極開展新標準、新規范學習應用。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監測大講堂”等活動。省中心開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考核。組織開展全省監測大比武。選拔優秀人員和單位參加全國第三屆監測大比武。
 
  (十八)開展績效考評。指導駐市中心圍繞省廳年度重點工作,按時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對駐市中心年度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績效考核。
 
  (十九)做好信息公開。省廳實時發布國控氣站監測數據,按月公布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空氣質量報告及綜合指數排名、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月報和主要城市飲用水源水質月報,按季度公布城市水質排名及變化情況,每年發布《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各地要梳理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及時做好對外發布工作,定期總結工作經驗、亮點和成績,省廳向部里推送信息。
 
  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
 
  
 
  一、著力推進執法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突出抓好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關鍵領域監管和新領域新業態新劃轉職能執法,壓茬推進春季清河、夏季攻勢、秋冬會戰等綜合執法行動取得實效。圍繞“兩河一湖”保護治理,開展省內跨流域交叉執法檢查。緊盯涉氣領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組織全省執法實戰比武。聚焦守護“白山松水”強化監督行動重點任務,按計劃開展守衛“清澈河水”“蔚藍天空”“良好生態”“一方凈土”專項執法,打好“按證排污”“工業企業噪聲”攻堅戰,集中開展“提升碳排放報告數據質量”“輻射安全監管”行動和“三省一區”交叉執法檢查。不斷強化自然保護地、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溫室氣體排放、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新化學物質、消耗臭氧層物質等新領域案件查辦,對重大案件實施聯合掛牌督辦。
 
  二、著力推進執法大練兵活動提檔晉位
 
  堅持“全年、全員、全過程”和“實訓、實戰、實效”練兵,聚焦違法行為查處、攻堅任務落實、案卷質量提升、現代裝備配備、規范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目標,補短板、強基礎、激活力、抓落實。加強分析、調度、指導、幫扶,靶向施治,合力攻關,確保各項練兵任務圓滿完成。拓展提高規范化試點建設范圍和質效,推進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水平整體提升。組織執法業務培訓,依托實訓基地組織實戰實訓,注重執法師資和人才培養,開展執法技能競賽和隊列會操。開展“案卷質量提升年”活動,提高案卷評查頻次和力度,強化執法案卷全過程合法性合規性審查。收集發布典型案例,增強典型案例震懾警示作用。適時組織執法人員招錄,加大執法裝備設備投入,將執法監測經費納入執法工作預算,保障“測管”協同。全面落實《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稽查辦法》,將縣區級執法機構作為重點單位開展執法稽查和專項稽查。
 
  三、著力推進專項行動形成強大震懾
 
  深化“兩打”專項行動,落實行刑銜接機制,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警務聯動辦公室作用,強化信息共享、線索移交和部門協作,適時開展“零點行動”,加大對涉危險廢物和自動在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聯合市場監管、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問題發現和案件查辦,縱深推進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專項整治,堅決遏制環評監測、碳排放質量、在線監控等領域第三方數據弄虛作假等多發頻發違法行為。
 
  四、著力推進實戰練兵水平明顯提高
 
  圍繞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質量提升,以市州為單位組建監督幫扶工作專班,人員裝備始終保持“臨戰”狀態,成立遠程支援專家組,開展大氣監督幫扶等執法專項業務培訓。完善上下聯動機制,省、市、先三級執法機構合力推動遠程監督幫扶突出環境問題發現解決、整改銷號。重點打擊弄虛作假、逃避監管、超標排放、重污染天氣期間頂風作案等突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五、著力推進執法監管實現科技賦能
 
  強化移動執法、在線監測等信息化系統應用,加速推進智慧執法平臺建設,橫向整合各系統平臺數據,縱向貫通省市縣三級監管,逐步建成全要素監測、全過程監控、全覆蓋管理的智慧化執法監管系統。建立以違法違規問題管理、執法信息核查為核心的移動執法系統管理機制,形成閉環管理。提高在線監測數據即時有效傳輸率,嚴格落實在線監測異常數據核查機制。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用電監控、無人機等非現場監管手段,及時發現問題線索,精準定位污染源頭,強化違法案件查辦。
 
  六、著力推進環境信訪工作提質增效
 
  全面貫徹落實《信訪工作條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信訪案件受理、辦理、督辦、反饋閉環處置。推動信訪問題分類、向信訪以外法定途徑分流處理,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嚴守項目審核、環境評價、執法監管等關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鄰避”問題環保項目的社會風險隱患和環境信訪矛盾。落實屬地生態環境部門首辦責任,加強初訪辦理,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及時就地解決。學習踐行“浦江經驗”,落實領導干部接訪和下訪機制,減少矛盾積累和信訪上行。著力構建“信訪+執法+督查”工作體系,梳理篩查、分析研判各類環境污染信訪投訴舉報信息,為執法和督查提供數據和線索支撐。
 
  七、著力推進構建優良營商環境
 
  聯合開展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行使行政裁量權,嚴格落實正面清單管理辦法,全面執行“首違不罰”制度,精準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審慎包容監管。堅決杜絕運動式執法、“一刀切”執法、過度執法等不作為亂作為問題。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常態化開展“送法入企”“普法宣傳日”“企業服務月”普法活動,共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八、著力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黨建工作與執法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將黨建工作貫穿于日常監督執法、專項執法行動、大氣監督幫扶、統籌強化監督、污染防治攻堅、實戰技能比武、執法普法宣傳等重點工作全過程。落實《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嚴守“八項規定”,堅決糾治“四風”,筑牢廉政防線,切實轉變作風,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廉潔執法,樹立“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新時代鐵軍主力軍的良好形象。
 
  2024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一、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一)切實加強環境應急全時值班值守。嚴格落實環境應急全員全年全時應急值守制度,執行領導帶班。法定節假日、重大活動及汛期等敏感時段,提前制定工作方案,落實落細值班值守責任,適時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研判會商,針對性做好應急準備各項工作。
 
  (二)全面提高信息報告質量。嚴格落實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送要求,加強首報時效。獲悉突發環境事件性后,應在第一時間報告,尤其要對涉危險廢物、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尾礦庫泄漏等,影響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跨境跨界斷面水質,輿情熱度高、社會影響較大等環境敏感事件予以重視,要快速準確核實并書面報送事件信息。各地要按季度全面如實上報本轄區突發環境事件情況。
 
  (三)規范突發環境事件響應,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堅決落實“五個第一時間”,獲悉突發環境事件后,市、縣級生態環境部門主要負責人要第一時間報告并趕赴現場,開展應急監測,組織污染排查,研判風險態勢,及時提出斷源、攔截、降污等應急處置方案,最大程度降低生態環境影響,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各地應以省廳修編的重大及敏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手冊為參考,適時組織編制符合實際的應急響應手冊,規范響應啟動、信息報告、現場處置等工作要求。并適時開展突發環境事件后評估工作。
 
  二、積極做好環境應急準備
 
  (四)強化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一是圍繞“開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攻堅提升十大行動”主題,堅持方案引領,明確重點任務、具體措施、責任單位、推進時限,緊盯化工園區,重大、較大環境風險企業,重點流域沿岸石化、化工企業,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企業安全管理,著重加強汛期等敏感時期、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要依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排查要點,指導、督促企業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開展隱患自查,建立問題臺賬,對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企業,要跟蹤督辦,確保預案修訂到位、風險辨識到位、隱患排查到位、物資儲備到位、問題治理到位,有效遏制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維護生態環境安全。二是按照省安委會《全省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責任分工和時間要求,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拆解回收企業摸排及其涉危險廢物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依法依規查處違規堆存、隨意傾倒、非法填埋、非法拆解、非法轉移等違法問題,于3月25日前將本地區專項行動工作總結(附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拆解回收企業名單和環境違法問題清單)報送省廳固體處。
 
  (五)加強跨部門跨地區聯動。建立健全與應急管理、交通、水利等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不斷完善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推動跨省流域相鄰市縣間以及省內上下游相鄰市縣間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動態更新聯防聯控信息,開展聯合會商,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六)深化“一河一策一圖”成果落地應用。2024年,省廳將按照“十四五”有關工作方案,推進完善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一河一策一圖”工作,四平、白山兩地要在9月30日前完成條子河、八道溝河的“一河一策一圖”響應方案編制,實現重點河流全覆蓋。同時省廳將加強方案編制質量審核把關和技術幫扶,真正落實落細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切實提高我省應對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的響應能力。
 
  三、不斷提升環境應急能力
 
  (七)完成市、縣兩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一是各地要按照《吉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吉政辦函〔2024〕15號)有關要求,于10月30日前完成市、縣兩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市(州)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報省廳備案,形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省、市、縣三級突發環境事應急預案體系,實現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處置的科學指導。4月起,請各市(州)于每月25日前將市本級及所轄縣(市、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工作進展報送省廳。二是依據《企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環發〔2015〕 4號)有關要求,加強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編的指導幫扶,規范預案備案管理,各地要及時更新較大、一般環境風險企業備案信息,并于11月30日前報送重大環境風險企業預案備案情況匯總表、備案資料和環境應急預案備案情況表。
 
  (八)開展環境應急演練。組織開展省級化工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檢驗園區管理機構及入園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各地結合本地區特點,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更多
  • 上海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綜合監管 推動市場健康發展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綜合監管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規范從業行為,提升數據質量,促進生態環境監測服務市場健康、良性、有序發展。
    2025-01-02 09:01:29
    12227
  • 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發布 300余項目入圍

    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加強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項目涵蓋新污染物監測、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等五大領域,共300余個項目。
    2025-01-02 09:00:46
    10280
  • 陜西6個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獲批

    陜西申報的陜西巴山站(森林)、陜西馬欄站(森林)、陜西渭北關中站(農田)、陜西西安城市站(城市)、陜西榆林站(荒漠)、陜西渭南站(濕地)等6個站獲批。
    2024-12-31 08:51:49
    11957
  • 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協調委暨專家組第二十次會議順利召開

    12月20日,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協調委暨專家組第二十次會議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雙方共同商定了協調委暨專家組2025年工作計劃,討論并制定了《2025年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實施方案》。
    2024-12-25 09:00:20
    16343
  • 福建計量院創新成果:智能校準系統助力機動車尾氣精準檢測

    福建省計量院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儀智能校準系統項目通過驗收。該系統實現快速準確校準,并首創速度、加速度標準裝置,解決傳統校準難題,為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提供準確高效服務,推動機動車行業智能快速發展。
    2024-12-25 08:40:45
    16235
  • 福建省首次生態樣地調查成果通過專家驗收

    福建省森林生態樣地調查成果已通過專家組驗收,這是福建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首次開展相關工作,涉及102個生態樣地,調查過程中運用了無人機、實時動態測量儀器(簡稱“RTK”)、植被冠層儀、背包激光雷達等現代化監測設備。
    2024-12-24 11:07:29
    14905
推薦產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27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