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食品檢測】昨天,紀錄片《中國糧的奇跡》在央視一套首播,其中提到了一個詞——“糧安天下”。我們國家,用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進20%的人口,并且中國糧不僅僅做到了讓國人吃飽,同時也做到了讓國人吃好。但是你知道嗎,中國糧的奇跡其實遠沒有那么簡單。
事實上,如果僅僅是以增產為目的,糧食產量的增加一定程度會增加碳排放量,從而間接對環境產生壓力。進一步來說,我國糧食的主要來源是水稻,而水稻的種植本身會排放大量的
甲烷氣體。對于一個坐擁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對環境承受力的一次巨大考驗。但是,我們并沒有對這件事置之不理,甚至,數十年來有關研究人員在確保水稻增產的同時,一直在致力于減少稻田溫室氣體的產生。
根據中國農科院的消息,新研究成果證明,近50年來,通過品種改良與稻作技術創新,在實現水稻增產130%的同時,我們同樣做到了將稻田溫室氣體排放下降約70%。換言之,我國不但做到了喂飽中國人,同時也證明了中國水稻的高產并不等于高碳排放。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作為糧食生產大國,中國在高產量低碳排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種植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大量的理論與實踐數據。
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如今的世界,并不是離群索居便能幸福安康的時代。我想在紀錄片播出的當天,應該會有不少的“鍵盤俠”鉆牛角尖,以進口糧食作為突破口,對紀錄片的內容冷嘲熱諷。的確,在大豆、小麥、玉米上,我國進口比重大,但與此同時,每年出口的水稻也不可忽視。
事實上,我國關于糧食耕種的紀錄片并不少,這兩年也多次表彰了糧食耕種領域的貢獻者們,但這一切的背后并非是毫無意義的自我滿足,恰恰是一種廣而告之的激勵。
盡管我們現在一直在強調科教興國,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國的科研和教育起步比起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并且真正屬于我們的現代科研成果并不算多,并且,有很多我們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在上的認知度并不高。但是近幾年,隨著相關的成果在舞臺上被報道,被認可,中國力量也逐漸被世界所認同。的確,客觀的來說,中國只能算農業生產大國,卻稱不上農業大國,但是,袁隆平前輩留下的技術,卻是被世界人民所感嘆的。我們推廣《中國糧的奇跡》,實際上展現的是一段科研之路。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