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政策標準】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省生態環境規劃院院長謝剛研究員對《規劃》進行了解讀,具體如下。
水生態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乃至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我省歷來重視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經過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水污染治理,水環境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22年我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3.0%,同比改善5.2個百分點;五類及以下水體連續兩年“清零”,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小清河干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首次達到100%,水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不難發現,在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同時,河湖的整體生態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南四湖實現了由“醬油湖”向“生態湖”的華麗轉身,小清河實現了由“黑”到“清”的嬗變,消失多年的中華鳑鲏得以重現,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勝枚舉,一幅幅“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畫面不斷呈現。
當前,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與美麗山東建設目標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的穩定性也有待提高。
《規劃》在深入分析研判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基礎上,提出2025年、2035年的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為持續推進我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規劃》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印發的《規劃》名稱由過去的“污染防治”調整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更加注重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轉變,更加注重以河湖為統領,從流域系統性出發,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具體體現在《規劃》重點任務部署上。
一是更加注重“三水統籌”,《規劃》用三個專章分別明確了“三水”的任務。水環境治理方面,以斷面水質穩中向好為目標,在深
化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的基礎上,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實施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零行動,有序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著力實現地上地下、岸上水里、陸地海洋、城市農村“四個打通”。水生態保護方面,力爭實現水生生物的量多和樣多,強化重要水生態空間保護和修復,加強河湖生態緩沖帶和人工濕地水質
凈化工程的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通過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提升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力爭在“有魚有草”上實現突破。水資源保障方面,旨在增加河流水量,結合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擴能改造、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河道、湖庫、洼地、坑塘等自然優勢,構建“廠—地—網—塘—戶”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系統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將再生水優先用于生態補給;推動制定生態流量管理重點河湖名錄和生態用水保障實施方案,強化生態流量管理,讓河湖“流動長清”。
二是更加注重分類指導,《規劃》首次分流域制定任務措施,結合不同流域特點,打造“專區定制”。全省可劃分為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沂沭河流域、半島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這六個流域特點鮮明,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向各有側重,南四湖流域是南水北調東線輸水的重要通道,該流域水系發達,入湖河流有53條,南四湖作為流域內的匯,承接著來自內源和外源的污染匯入,經過長期治理,當前水質較好,但依然面臨著來自城鄉面源、湖區內源等方面的污染風險,保障水質穩定達標依舊是首要任務,《規劃》圍繞南四湖水質穩定達標重點部署了城鎮生活源、農業面源、湖區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半島流域獨流入海河流較多,源短流急,坡降大,蓄水困難,河流斷流干涸嚴重,生態流量明顯不足,同時受限于城市規劃建設,較多的污水處理廠建在沿海地區,污水處理廠出水沒有很好地利用,直接排海,對水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為此,《規劃》明確提出,半島區域要強化生態流量保障,提高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水平,減少中水直接排海規模,不再新增污水處理廠直接入海排放口,增加河流生態用水,逐步減少流域內斷流、干涸河段或時段。海河流域多是平原型河網,閘壩較多,水環境承載力較低,上下游聯防聯控難度大。《規劃》重點任務中明確提出,海河流域要探索建立上下游聯防聯控機制,推動水生態保護工作由條塊分割轉向協同共治。同樣,黃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沂沭河流域也各具特點,在《規劃》中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任務措施。
可以預見,《規劃》的發布,將有力支撐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助力美麗山東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