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時事聚焦】“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將為我國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標準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對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發布了
《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以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對標準化工作的部署,加快構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適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修訂不少于1000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外文版本),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顯著提高,主要行業碳核算核查實現標準全覆蓋,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標準指標穩步提升。實質性參與綠色低碳相關國際標準不少于30項,綠色低碳國際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
《建設指南》中提到,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包括基礎通用標準子體系、碳減排標準子體系、碳清除標準子體系和市場化機制標準子體系等4個一級子體系,并進一步細分為15個二級子體系、63個三級子體系。該體系覆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水利、農業農村、林業草原、金融、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滿足地區、行業、園區、組織等各類場景的應用。
《建設指南》要求,重點制修訂溫室氣體與應對氣候變化管理相關術語及定義、碳排放數據分類與編碼技術規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標準。制修訂地區、園區等區域碳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加快制修訂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紡織、機械、信息通信、交通運輸、畜禽養殖等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以及數據質量相關標準規范。
在低碳管理及評價標準方面,重點制修訂城市、設施、企業、供應鏈、園區、技術等綠色低碳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綠色低碳產業統計核算相關標準,碳中和評價通則標準,以及不同應用場景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規劃設計、管理體系及實施評價等通用標準。
同時,《建設指南》明確,建立碳減排標準子體系,加快制修訂火電、鋼鐵、建材、化工、有色、煤炭、采礦、輕工、機械、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升家用電器、農村居民供暖設備、制冷及冷鏈物流設備、工業設備、照明產品、數據中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設備、機械制造裝備等重點產品和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
非化石能源標準方面,《建設指南》從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8個領域著手,提出若干需要重點制修訂的標準。如重點制修訂水電機組擴容增效、寬負荷穩定運行、運行狀態評估與延壽等標準;重點制修訂太陽能資源監測、評估以及輻射預報預測等技術標準;重點制修訂光熱發電設備標準,以及太陽能法向直接輻射預報預測等標準。
在碳清除標準領域,《建設指南》指出,主要加快固碳和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標準的研制,重點解決碳排放“怎么中和”的問題;在市場化機制標準領域,主要加快制定綠色金融、碳排放交易和生態產品價值等標準,推動解決碳排放可量化可交易的問題,支持充分利用市場化機制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除此之外,《建設指南》還要求,各行業各領域要按照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內容,加快推進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做好專業領域標準與基礎通用標準、新制定標準與已發布標準的有效銜接。各地方、社會團體等加強與標準化技術組織合作,依法因地制宜、多點并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修訂。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關鍵標準研究、制定、實施、國際交流等工作。
《建設指南》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標準體系,這可以更好地指導各項減排措施的實施,提高政策的效率和可操作性。針對減排工作中的一些重點、難點領域,例如能源、冶金、交通高碳排放行業,自然資源確權、綠色金融、碳交易等重點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標準指導,這有利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更好實施,保障“雙碳”目標的實現。
《建設指南》的發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的重要措施,繪制了未來3年“雙碳”標準制修訂工作的“施工圖”。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