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行業要聞】自疫情爆發,受疫情影響的人們不得不減少出門買菜的頻率,轉而通過各大電商平臺來購買生鮮、冷凍食品,并且為了保質保鮮和安全的需求,其中以冷鏈食品居多,使得冷鏈食品的需求量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在冷鏈食品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其“野蠻生長”的副作用也隨之顯現。
冷鏈食品指的是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
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冷鏈物流的溫度控制并不只是單純的制冷,而是通過在運輸過程中保持產品所需的合理溫度和鮮度達到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損耗率和防止環境污染的問題。
“十四五”規劃中,政策層面大力推動食品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2021年1-9月國家層面出臺的冷鏈相關政策、規劃超過5項,其中涉及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超過30項,涉及冷鏈疫情防控超過15項,涉及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的超過5項。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食品冷庫總量達到7080萬噸,新增庫容1027.5萬噸,同比增長16.98%,已超過美國食品冷庫容量規模水平。
但目前來說,我國仍面臨著和食品冷鏈配套設施不完善、食品冷鏈綜合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部分冷鏈食品的溫度檢測與控制在運輸這一過程中都處于缺失狀態,許多所謂的冷鏈食品甚至難以做到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低溫覆蓋。冷鏈的缺失必然會對食品品質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食品變質,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并且在疫情期間,多條新聞報道各處海關從進口冷鏈食品包裝上檢測出病毒,同時全國各地也密集報告了數十起冷鏈食品檢測陽性的案例。在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而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的情況下, 國內市場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巨大需求給各級、 各環節冷鏈食品檢疫部門造成了巨大的食品安全監管壓力。
近期,有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某公司存在進口冷鏈食品擅自更換國產包裝的違法行為。當事人能夠提供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消毒證明,但未在市冷鏈追溯平臺注冊和錄入相關追溯信息。并且案發時該公司正擅自把進口冷凍南美白對蝦更換國產包裝,均未售出。
食品安全秩序的優劣,取決于食品安全標準是否科學合理以及食品安全標準被遵守的狀況。而冷鏈食品標準既是統一行業內部行為、實現行業標準化作業的依據,也是監管機關管控冷鏈食品安全風險、規制冷鏈食品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重要參考。日前,財政部、商務部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通知》的加急文件,決定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為重點,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文件強調,在已實施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聚焦補齊冷鏈設施短板,提高冷鏈物流質量體系。
制定完善的冷鏈物流行業規范不僅有利于規范冷鏈物流企業行為,使各企業有規可依,提高管理與運行效率,還能夠降低個環境成本,減少不規范現象,從而
凈化冷鏈物流市場環境,促進我國冷鏈物流發展。
并且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冷鏈運輸中也出現越來越多新型制冷系統。吸附式制冷系統可以吸收低級熱能,如太陽能、發動機余熱或地熱能等,以產生制冷能力;在運輸設備上安裝光伏板以利用太陽能、促進可再生能源在冷鏈運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冷鏈運輸的可持續性,降低冷鏈運輸對環境的影響;使用蓄冷技術可顯著降低開啟冷藏室門所需的冷量,緩解溫度波動,從而確保運輸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多種新材料的加持也能夠讓冷鏈運輸更有保障。使用隔熱材料作為冷鏈運輸時的壁面或容器材料時,能夠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并在空間上占據優勢;使用空氣幕可以有效減少空氣滲入,降低冷藏設備的能耗。除此之外,為了降低溫度對食品質量的影響、防止食品變質、降低運輸損耗,在冷鏈運輸時需要對食品配送的所有過程進行準確的溫度測量和監控,科學家們研制出了能夠實時顯示制冷設備的溫度,還能對冷藏集裝箱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進行操作監控和報警的系統。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的食品供給早已突破了時間、空間、溫度以及形態對多元化食品需求的限制,傳統食品產業正在被冷鏈食品等新業態食品產業所覆蓋。冷鏈食品因為涉及環節多、供給鏈條長、 專業性要求高而監管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發,但只要在考察與檢視冷鏈食品監管體系的基礎上鼻堊揮斤,積極借鑒與吸納發達國家冷鏈食品監管領域多元治理、系統立法以及強力監管的有益經驗,并立足我國國情從立法與執法維度對癥下藥,就可以在日益完善的冷鏈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基礎上,以嚴格高效的法治化監管促進冷鏈食品產業健康發展,使食品冷鏈真正地變為“安全鏈”,使冷鏈食品安全的治理目標從應然走向實然。
(資料參考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新浪財經、財政部、百科、知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