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前幾日,2020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生態環境部2019年的工作進展,并對2020年提出十二方面的要求,包括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健全生態
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以及推進生態環境督察執法等。
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戰果顯著。大氣保護方面,
PM2.5濃度繼續下降,大氣質量總體改善。水體保護方面,全面完成長江流域入河、環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同時污水整治也有極大進展。土壤保護方面,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在這些成績的背后是環境監測行業的快速發展。
自上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環境問題不再被當成經濟發展的必然代價。在尋找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的和諧共存之路的同時,面對環境污染問題我們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環境保衛戰。從“氣十條”到“水十條”再到“土十條”,環護政策的出臺打擊了大批污染企業,但也促使產業向環保轉型升級,同時為環境監測行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
環境監測是環境治理與保護的必需條件。環保政策的制定、環保措施的施行效果都需要
環境監測儀器提供準確數據反映環境質量的真實情況。各地的環境監測站需要搭建水質監測站、空氣質量監測站等,構建環境監測網絡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這也大大增加了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統計數據,2018年包括環境空氣檢測儀、煙塵煙氣監測儀、顆粒物采樣器、水質監測儀以及數采儀的環境監測儀器總銷售量為69800臺(套),與2017年相比,總銷售量增長了約23%,而2019年銷售量的增長也將保持在20%左右。2020年生態環境部要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研究構建生態狀況監測框架體系,加強監測質量監督檢查,這些工作都需要環境監測儀器的支持。因此可以預計2020年環境監測儀器銷量的增長速度可能還會加快。
廣闊的市場前景對我國的環境監測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環境監測服務越受重視,對環境監測技術的要求也越高。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技術雖然已經取得較大進步,但整體創新能力較弱,水平與國外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要抓住市場機遇,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目前,環境監測儀器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已經獲得政策支持,為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除了繼續提高儀器的監測能力,環境監測技術還需要與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建立“智慧環保”體系。在線監測儀器已經開始朝這一方向發展,但要達到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還有很長的路走。
借助環境治理與保護政策的東風,環境監測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時期。而要將機遇轉化為行業的切實發展還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