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作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同時也擁有世界第三的冰雪儲量,高原上的冰川融水孕育了亞洲十多條大江大河,包括長江、黃河、印度河與恒河。因此青藏高原也被成為“亞洲水塔”。在氣候變暖的前提下,青藏高原也成為除兩極地區外,為氣候變化強烈的地區之一,升溫速率已經是其它地區平均值的兩倍。這讓亞洲水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而這威脅后將影響的氣候變化。
與兩極地區相似,青藏高原同樣面臨著冰川消退的困境。高原冰川的面積在近50年來減少了15%,高原多年凍土的面積也縮減了16%。冰川與凍土是亞洲水塔固態儲水的主要方式,冰川與凍土的退縮使固態儲水開始向液態儲水轉變,其表現就是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增大,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數量也有所增加,同時發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徑流量也逐漸增長。
雖然短時間內冰川融水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地區的水資源壓力,但是長時間來看,隨著冰川儲量的持續減少,未來可用的水資源也將越來越少,各條河流的徑流量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冰川融化將導致冰崩、冰湖潰決等自然災害,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除此之外,亞洲水塔的變化還將通過大氣循環和水循環成為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氣候變暖是性的問題,需要各國協同合作。我們暫時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只能減緩氣溫上升的速度。而對于亞洲水塔危機,我們能做的還有建立完善的觀測和預警體系,盡可能減少冰川融化帶來的損失。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研究啟動。兩年多來,科研人員在各類科研儀器的幫助下對亞洲水塔區環境的比那花與影響進行了詳細的科學考察,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包括多年凍土地溫
自動監測系統、活動層水熱動態自動監測系統、全自動邊界層氣象觀測系統、風溫廓線儀在內的野外監測儀器在考察活動中發光發熱。
18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舉行發布會,發布關于亞洲水塔的新研究成果。據介紹,為應對冰川融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在青藏科考成果的基礎上,我國已經建立了雅魯藏布江色東普冰崩堵江監測預警體系,在堵江點架設監測塔,通過全天候監控技術進行多角度定時監測,同時實時監測氣象與水文條件的變化,成功實現了預警。接下來我國還將建設樟藏布次仁瑪錯冰川災害鏈監測預警體系。針對亞洲水塔的三維立體觀測技術的成熟讓預警體系得以順利推行。
得益于先進的試驗觀測儀器,監測預警體系可以有效減少冰崩造成的損失,但自然災害只是亞洲水塔危機很小的一部分影響。第三極冰川融化與南北兩極的冰川融化的聯動造成全性的影響才是更大的危機。在應對氣候變暖的問題上,各國的行動遠遠算不上積極,前路艱難,但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也必須找到可行的方案。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