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2006年,《快樂的大腳》讓不少人認識到了帝企鵝的可愛,并對當時杜絕動物表演的相關舉措提供了一定的輿論壓力;2019年,《變化生物學》雜志的一篇報道讓帝企鵝又一次成為了群眾熱議的話題,不過這次并不是因為它們的可愛,而是因為他們生存環境岌岌可危。
雜志11月7日的一篇報道中提到,根據研究顯示,如果氣候變化不加以遏制,以目前的速度,南極洲的帝企鵝數量到2100年將減少86%。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蓋減少,從而破壞了帝企鵝的棲息地與食物,并且限制了其繁衍,終會將這個種族逼向滅絕。
當然,這項報道更深層的含義是在忽悠大家重視起變暖的問題。盡管,對于工業發展來說,碳排放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目前世界多個國家在事實低碳政策,試圖通過降低碳排放來緩解環境壓力,但是結果并非一帆風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僅依靠自然還是很難達到“碳中和”。
這里額外提一句,“碳中和”是一種綠色生活的理念,原本值得是通過增加綠化來達到一種二氧化碳產生與轉化之間的動態平衡,現在則用來描述一種碳凈排放量趨于可忽略不計的理想狀態。
解鈴還須系鈴人,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終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來思考處理方法。事實上,這些年來人類在碳處理的問題上沒有少下功夫,無論是碳捕捉技術、還是碳掩埋技術,目的都是為了以人工手段收集處理多余的碳排放。
而就在近,相關的碳處理有了新的成果。根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道,一種“人工樹葉”被研制出來,有望為二氧化碳轉化提供新的方法。報道中提到,科學家從植物光合作用中獲得思路,利用廉價的氧化亞銅紅色粉末模擬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和氧。而通過這種方法轉化二氧化碳,不但能產生氧氣,還能生產甲醇,一定程度上同時解決能源生產與二氧化碳處理的問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技術實現了太陽能向燃料轉化大約10%的轉化率,略高于自然光合作用。
但換個角度來思考,比起解決問題,許多時候如何避免問題的產生才是關鍵。盡管小編在一開始就說了碳排放是持續進行的,但是客觀的來說,我們真的不能進一步減少碳排放了嗎?如今,工廠開始建設廢氣排放檢測系統,馬路上也開始完善起尾氣檢測設施,但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更重視的,依舊是綠色生產技術的改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老話說的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面對變暖,真正可怕的還是居民對于高碳排放生活方式的麻木。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夏天空調開高一度、冬天水溫調低一度,少吃外賣、自備碗筷,美好的明天有何嘗不是近在咫尺?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