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時事聚焦】隨著經濟化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經濟、文化和技術等信息的流通也變得更加的快捷,同時抄襲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作為制造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儀器儀表行業來說,又該如何看待呢?
綜藝節目包括問答秀、綜藝節目、脫口秀、游戲競賽秀、逗樂秀、真人秀等多種類型。在我國,因為大量流量明星的引入和題材的多樣化也讓綜藝節目變得更加的火爆。
但是,近日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發布了一篇名為《中國電視臺對國內版權抄襲問題現狀》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已經抄襲了韓國多達34個綜藝節目,把中國的綜藝節目推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
就觀眾數量和投入來說,我國與韓國相比具有更大的觀眾市場,同時也具有更大的投資規模,但是在節目的制造上,何以居然抄襲這么多的國外節目呢?一方面,原創制作不僅需要靈光一閃的創意,另一方面,堅持原創還需要承受錯誤和失敗,而通過抄襲的話,不僅省去了前期苦思冥想的步驟,更不會因為摸石頭過河而走錯路。
除了影視行業之外,其他行業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2011年,深圳邁瑞和理邦儀器就因為抄襲問題打上了官司,抄襲不僅會造成原創者的經濟損失,而且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同其他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自“中興事件”之后,我國芯片核心技術缺失的問題顯露無疑;傳感器作為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市場國有化率不足10%,進口依賴問題較集成電路整體情況更為嚴重;除此之外,激光雷達、掃描電影和數據管理系統等與國外都有著非常大的缺陷。
抄襲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襲國外,并不能真正提高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研發能力。同時,一味的依賴抄襲,就越是懶于思考,而停止思考也就意味著停止了不斷創新的能力。只有不斷堅持創新,才能真正做出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
事實上,除去這些抄襲的綜藝節目來說,我國也涌現出“國家寶藏”“博物奇妙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欄目。這些節目與抄襲的節目相比,更展現了中國強大的文化實力。
9月29日,科技部確定了53個“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項目實施周期3年,中央財政經費共計51960.36萬元,單個項目1578萬元,低395萬元,進一步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的研發。
只有不斷加緊研發,早日破解掉難題,形成嚴密的邏輯建設體系,才能真正助力中國制造的發展。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儀器儀表行業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研發出中國制造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