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能源環境】據悉,日前我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可從水中快速、分離出微小油滴,有望用于工業廢水處理和水凈化,緩解水體油類污染問題。
什么是水體油類污染?
水體油類污染是水體污染的一種形式,在海洋污染中較為常見、嚴重,主要污染物是石油。我們一般把受到石油污染的水稱為含油污水,據了解,含油污水約8%是自然形成,剩下為人類活動造成。其中自然來源有海底、大陸架滲漏,含油沉積巖缺損等;人類活動來源有油輪事故和海上石油開采引起石油泄漏與井噴事故,港口和船舶作業時含油污水排放,石油工業、食品加工業、餐飲業、洗車業含油廢水排放等。目前,油類污染物在水中主要有浮油、乳化油、溶解油、凝聚態的殘余物四種存在形式。
水體油類污染的危害
油類污染物進入水體后,一旦含量超出水體自凈能力,就會在水面形成厚度不一的油膜,這層油膜會阻斷水面與大氣聯系,讓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影響水的自凈能力,進入水質惡化與二次污染的惡性循環。對于魚類來說,只要生活的水體環境中,油類污染物含量超過0.01mg/L,魚類生理活動就會受到限制,而魚肉本身也會帶有石油味變得不能食用。水中植物則因為含油污水中含氧量不足以及無法受到足夠光照停止生長,甚至死亡,終導致水發臭變質,水中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此外,即使是輕度污染的含油污水,如果用來灌溉農田,或者周邊土壤種有植物,水中污染物就會直接通過土壤、水,進入植物體內,破壞植物細胞,影響植物呼吸、光合作用,并且這些污染物會在植物中累積,持續破壞周圍生態。
石油具有揮發性,同時含油污水會進入水循環,終,污染物(石油)會通過人體呼吸、皮膚接觸、飲食等直接進入人體,影響人體器官正常功能,引發皮膚癌、肺癌、色素沉著、視聽能力受損等疾病。
油類污染物檢測
常見的油類污染物檢測方法包括重量法、濁度法、
色譜法、電阻法、熱解法、紫外線吸收光度法、熒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光聲
光譜法、紅外分光光度法以及相關方法的聯用技術。其中紅外分光光度法已被定為我國監測水中石油類污染物的國家標準。該方法借助紅外分光光度計,全面考察了石油類污染物中碳氫鏈的伸縮振動情況,能準確得出石油類污染物的總含量。
油類污染的治理
傳統的油類污染處理方法包括生物法、電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等,而小編這里要提的是“磁性兩面神微球”,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新型油水分離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凸面親水、凹面親油的兩面性質,其親油的“抓手”能和水中的微小油滴在結構上形成很好匹配,將他丟入污水后,“抓手”會將微小油滴合并形成大油滴,并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朝著磁場方向運動,終實現油水分離。該技術分離速度快、效率高,有效地避免傳統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的問題。
水體油類污染只是環境問題中的一部分,環境治理仍重道遠,但是值得肯定的一點是,面對問題,我們沒有逃避,而是在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環境問題會逐漸緩解,終我們能看到美好的碧水藍天。
(資料來源:新華網、科技日報、豆瓣、百度百科)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