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能源環境】近日,安徽省聯合省環保廳公布了2017年環境監測機構省級監督檢查結果,30家環境監測機構受到處置。其主要問題為監測標準和方法未依法辦理變更手續;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管理不規范;監測分析和原始報告記錄不符合要求;體系運行管理不到位等。此次環境監測機構督查結果暴露出了當前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存在的亂象,而這也正是當前環境監測行業所重點關注的部分。
環境監測行業亂象叢生
900億市場在即 亂象叢生需整治
作為整個環保行業的基礎,環境監測需要走在環境治理之前。無論是大氣治理、水治理還是土壤治理,都離不開環境監測提供的數據。為此,我國近年來相繼出臺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對環境監測行業的資金投入,以推動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加強生態環境的科學決策和監管。在政策不斷傾斜的利好環境下,環境監測行業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據有關機構預測,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對于整個環保行業而言相當值得振奮,也因此吸引了大量良莠不齊的環境監測機構涌入。上訴提及的30家環境監測機構就存在形形色色的問題,其中很多都是國內部分環境監測機構的通病。從無證運營、違規操作到數據造假,我國亟需加強環境監測機構管理和監督,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給監測機構定規矩 完善監督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整治環境監測機構必須要有一套合規的制度辦法。去年9月,我國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準確界定環境監測機構數據質量責任,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加快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監管能力。針對環境監測機構,要求其必須依法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用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同時,采取“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給意圖造假的環境監測人員敲響了警鐘。
為了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規范環境監測行為,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引導環境監測市場健康發展,我國近期又編制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環境監測機構評審補充要求(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基礎上,針對環境監測領域的特殊性,在人員、場所、儀器設備、監測布點、采樣、現場監測、分析測試等影響監測數據質量的重要環節作出了補充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環境監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提升了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機構督查進行時 協會企業齊助力
隨著國家對環境監測條例的不斷制定修正,我國在立法層面上已經開始規范環境監測行為,強化對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在中央到地方各級環保部門的領導下,針對環境監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工作也在不斷開展當中。除了上述提及的安徽省環境監測機構省級監督檢查行動之外,其他地區也在落實相關政策和制度,嚴厲打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
為了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環境監測市場環境,行業協會和部分企業也在作出貢獻。近日,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的“環境監測行業自律公約承諾儀式”在“2018環境監測與服務創新論壇”上進行。以聚光科技在內的九家環境監測企業鄭重承諾履行《環境監測行業自律公約》,為國內環境監測市場樹新風、帶好頭。與此同時,各大儀器儀表企業也在為環境監測行業提供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環境監測儀器在追趕進口產品的步伐中不斷發展前進,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也有所提升。這正是從硬件設施出發,夯實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基礎。
環境監測行業涉及到的部門、機構、領域眾多,管理起來也是一大難題。僅憑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遠遠不夠,整個行業都應當擁有自律意識。每個環境監測機構都要嚴格規范自己的所作所為,并對同行起到監督作用,共同形成良性競爭秩序。900億環境監測市場蛋糕雖大,也要通過正當途徑分之。
(本文參考資料:中安在線、中國政府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