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發揮標準對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工信部組織編制了《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提到,到2025年,基本形成能夠支撐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的標準體系,累計制修訂20項以上服務型制造標準,基本覆蓋基礎通用、核心要素、業務類型及融合業態應用相關標準,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提升服務型制造標準公共服務能力,滿足服務型制造健康規范發展需要,促進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
服務型制造作為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推動我國產業融合化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是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近年來,我國服務型制造加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但標準
化工作相對滯后,亟需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夯實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技術基礎。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統籌推進服務型制造標準化工作,支撐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
建設內容包括:(一)基礎通用標準。基礎通用標準用于統一服務型制造相關概念,規范服務型制造通用性技術和要求,包括術語定義、管理、統計評價等3個部分。
(二)核心要素標準。核心要素標準用于規范發展服務型制造的關鍵要素,以實現產品服務組合的高效供給,包括產品服務組合、資源池、組織與流程、人才等4個部分。
(三)業務類型標準。業務類型標準用于規范、指導產業實踐中的服務型制造創新模式,包括工業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節能環保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和其他創新模式等10個部分。
(四)融合業態應用標準。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是指生產組織為滿足特定市場價值需求,打破傳統產業劃分壁壘重塑產業關系,跨界整合相關生產要素,生產同類產品服務組合的新型融合產業形態。這類新業態仍在探索形成過程中,但已成為業態創新的必然趨勢,需要在標準體系中予以考慮、加以規范、引導。
融合業態應用標準用于規范引導服務型制造新業態的體系架構、術語定義及各類應用場景中的產品服務組合內容等,包括面向生活的服務型制造新業態和面向生產的服務型制造新業態等2個部分。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