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標準是指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需要統一的各項技術要求,是配合法律法規實施,細化落實各類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余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余件,還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定,為形成并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
化工儀器網統計,2023年我國已實施60項生態環境國家標準,涉及大氣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固體廢物與
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核
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等方面。其中環境保護共7項,包括大氣環境保護和水環境保護在內,具體標準如下:
大氣環境保護
水環境保護
放射性固體廢物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有害性固體廢棄物。常以輻射形式或其他途徑進入人體而危害人體健康。如何安全可靠處理并防止高放射性廢物進入環境,是核能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如今,我國核電運營企業相當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會定期開展鄰近海域海洋生態調查工作,也會對水域及土壤等環境定期取樣分析,評估核電站對鄰近海域的生態影響。2023年發布了7項與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術規范與監測標準,具體標準如下:
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
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技術規范構建了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的指標體系,規范了技術方法,明確了質量控制要求,作為生態環境制度體系的重要配套標準,可以更加規范指導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工作,獲取科學、翔實的基礎數據,有效支撐相關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評估、保護成效評估等業務,對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能力、完善監管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發布的15項生態環境保護及其他環境保護標準中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工業廢水治理工程等。具體標準如下。
生態環境保護
其他環境保護標準
除此之外,2023年我國還發布了9項可行技術指南和22項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及監測規范。
環境監測方法是間斷或連續測定環境中污染物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及對環境影響的科學技術方法。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具有規范性、強制性,嚴格的制定程序和顯著的技術性和時限性,是制定環境保護規則和計劃的重要依據,是實施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基本保證,是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的要點,也是提高環境質量,推動環境科學技術進步的動力。2023年發布的22項環境監測方法涉及氣相色譜法、熒光光譜法、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等。具體標準如下: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及監測規范
可行技術指南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