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盡管我們看不到也摸不著氧氣,但是基本每個人都了解氧氣對于生命的重要性——直觀的講,包括人類在內,眾多生物的呼吸及其他生命活動都需要氧氣。我們都知道,一旦失去了氧氣,面臨我們的,可能只有死亡。
不過,客觀的來說,地球上的氧氣儲備是豐富且廣泛的,不僅僅是我們生存的陸地上存在大量的氧氣,海洋中的氧含量同樣巨大。但相對的,即使如此,一旦生物生活的環境出現了氧氣流失的情況,后果同樣不堪設想。
近日,法新社的一則報道就揭露了這個問題。報道中提到,自然保護聯合的一份報告中講到,目前在海洋中,發現了700個氧氣含量較低的區域,而上世紀60年代這類區域僅僅45個。換言之,海洋中的整體含氧量在降低,或者說,海洋目前正在面臨氧氣流失的情況,并且,情況不容樂觀。
現階段來說,大量低氧含量海洋區域的出現,對于海洋生物分布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可估計,但這已經是從樂觀的角度來說明了。事實上,海洋氧氣流失會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嚴重起來會引發海洋生物死亡,并進一步演變成海洋生態鏈的波動,終招致生態平衡被破壞。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海洋氧氣流失情況呢?從目前可以查閱到的資料來看,變暖和海洋酸化是主要問題。而在這兩個問題背后,暴露的恰恰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工農業等其他來源營養物質污染則是海洋環境污染產生的誘因。
自然,有關機構也主要到了問題所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想要緩解乃至治理海洋氧氣流失,治理海洋污染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應該怎么治理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品質的科研儀器許多時候是環境治理的重要工具。借助
氣相色譜、熒光
光譜,我們可以了解到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通過分析結果,尋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對癥下藥解決環境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做好準備工作與后期安排。
海洋污染的產生許多時候是與我們的生活掛鉤的,想要治理首先要盡可能地杜絕污染的加劇。就我國而言,如今海洋經濟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中,但是廣大群眾的海洋意識依然比較薄弱。換言之,在人群中推廣相關的知識教育,必要時候采取強硬手段糾正百姓不環保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而與此同時,自主研發新的海洋技術、培育領域相關人才、借鑒海外優秀成果,同樣是在長期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安排。
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解決問題也只能靠一朝一夕的積累,但只要腳踏實地的去努力,美好的明天也就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