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要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
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有利于將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統一起來,有利于控碳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有利于促進低碳產業發展壯大。電網企業要推動完善綠電交易體制機制,發揮在綠電消費認證、電—碳領域核算方面的作用。
02. 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的涵義
(1)能耗“雙控"。
能耗“雙控"是指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我國以能耗“雙控"制度作為節能工作的核心制度,推動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減緩了能源消費增速。
(2)碳排放“雙控"。
碳排放“雙控"是指實行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這是立足國家發展實際,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的重大制度設計,碳排放“雙控"將成為未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的重要制度。
(3)兩者的聯系和區別。
能源消費總量是指生產和生活所消費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總和。節能是經濟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途徑,是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抓手。控制碳排放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措施,是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3. 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必要性
(1)有利于統籌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統籌能源轉型。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將允許地方和企業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滿足新增用能需求,提升推進能源轉型的內在動力,在有力支撐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雙碳"目標實現。
(2)更加鮮明地突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的政策導向,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地方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性更強、力度更大,控碳更精準。
(3)有利于促進碳排放控制與國際接軌,推動關鍵低碳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有利于與國際接軌、面向未來;有利于對標國際一流水平;有助于推動關鍵低碳技術發展,促進綠色交通、低碳建筑、新型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
03“雙控"制度轉變帶來的機遇
(1)破解重大項目落地能耗指標制約,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用能空間。
(2)激勵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電力需求特別是綠電需求增加。
(3)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對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04“雙控"制度轉變帶來的挑戰
(1)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實施路徑尚待明確。
(2)碳排放核算體系尚不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尚待探索。
(3)可再生能源或將成為未來區域間、省間能源競爭焦點。
05相關建議
(1)完善能耗“雙控"制度。一是優化能耗“雙控"指標機制。二是盡快出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實施細則。三是明確新增核電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控制中的考核導向。四是對能耗強度低的項目,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部分的能耗指標進行豁免。
(2)建立項目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機制。鼓勵地方通過多種方式,解決項目能耗指標制約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一是對于以配套建設、共享模式等形式建設可再生能源、落實能耗的項目,可在項目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二是建立用能權交易機制和交易平臺。三是研究重點項目參與新建可再生能源項目并網輸配電系統固定成本分攤的機制。四是完善清潔能源跨省配置政策體系,建立省間“電—碳協同發展體",建立起體現公平、平衡的送端、受端省份降碳協同工作機制。
(3)按照“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差異化考核"路徑,逐步推進碳排放“雙控"。一是完善碳排放“雙控"核算體系,結合經濟形勢的變化、能源供應形勢等,對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目標進行調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二是明確各階段兩個“雙控"的銜接配合。能耗達峰后,以碳排放“雙控"為主,能耗“雙控"為輔。三是統籌考慮各地在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指標等方面的差異,對各省區制定差異化的碳排放“雙控"實施方案。四是加強對清潔能源跨區跨省配置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西部、北部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基地開發并輸送至東部、南部負荷,保障一次能源匱乏區域綠電需求。
(4)電網企業要主動作為,發揮在清潔能源跨區跨省輸電通道規劃建設、綠電消費認證、電—碳核算等方面的引導作用。一是加快跨省區輸電通道規劃建設,為東部、南部沿海省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綠電保障。二是推動建立新建項目配額制的強制綠電交易市場。三是加強對綠電消費的認證,滿足電力用戶消費綠色電力的訴求,體現企業綠電消費部分對應的碳減排量,切實提升綠電消納水平。四是引導電—碳領域計量、統計、核算,支撐碳排放“雙控"制度的落地實施。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