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前景不可小覷
近幾年,國內大力推動生物質能源的發展,持續加大對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設備、生物質燃料基地建設、生物質供熱項目、生物質垃圾處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就能源量而言,生物質能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含太陽能的清潔能源開采資源量為21.48億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能占54.5%,是水電的兩倍和風電的3.5倍。且在新能源中,生物質能是*可再生的碳源,并能轉化為固態、液態、氣態燃料。可以說,生物質能是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
從看來,生物質多聯產發電、生物天然氣的技術、裝備和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已經成熟,產業規模正在快速擴展。但在我國,生物質能獲得的關注和認同遠不及風能、太陽能。而歐洲的生物質能是其zui大的可再生能源分支,比重高達60%。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界大勢中,中國在生物質能的起跑線上已經落后,應該比任何國家更加重視發展生物質能源。
自2016年底,國家*公開發布《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之后,我國對于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就一直利好不斷。作為一個農林廢棄物資源豐富,城市垃圾亟須資源化處理的大國,生物質能發電供熱都將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將接近2000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投產項目600多個,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
相關舉措
*,生物質原料供應需要多元化發展。要走出“與民爭糧、與糧爭地”的困境,利用非糧原料生產生物燃料。發展生物質能爭議的是影響食物供應。歐洲提出,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要站交通運輸能源使用量的10%,但這些燃料必須是基于廢棄物或者其他不涉及糧食生產的作物制備而成的更加*的產物。當前,在*范圍內,第二代生物質燃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發展已漸入佳境,這也對生物質原料供應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收集體系。生物質能當前面臨的zui大問題是難以集中利用,回收和運輸的成本*。我國生物質原料數量雖然巨大,但來源較為分散,與西方農場化耕作模式有較大差別,需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收集體系。
第三,發展生物質能的目的之一是改善生態環境,切不可適得其反。目前在北京郊區,生物質能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很少得到有效利用。我國每年燒秸稈1.5億噸,部分地區重霧霾問題,原因之一就是燃燒秸稈。工程副產品的再利用(回收)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不僅影響到生物質能項目的持續運營,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第四,要將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道路。由于我國生物質能源起步較晚,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市場主體只是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裝備、能效和盈利等方面整體上水平不高,生物質能源項目的投融資渠道也比較單一。應立足我國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的需求,發揮循環經濟產業鏈,培育生物質燃氣戰略新興產業,形成一批以自主知識產權武裝起來的生物質能源生產加工企業,以產業化促進規模化,加快生物質能源的商業化進程。
第五,堅持自主開發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的路線。我國生物質能源技術科研機構分散,專業人才匱乏,并且技術研究、推廣以科研力量較為薄弱的中小型企業為主,在一些簡單技術改造、組裝上能力尚可,一旦涉及重大技術攻關則顯得力量不足。結合我國目前發展情況,應重點培育氣化合成生物燃油、糖平臺轉化生物油品,以及生物天然氣三項產業化技術與裝備的系統集成。
zui后,健全配套服務體系,加強后期管理。這一點也是經常被忽視的。三分建,七分管。生物質能項目的運行好壞與后期管理維護水平密切相關。